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 第1章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流放的皇帝

他曾经从流放的岛上逃离,但这次放逐是永久的。本文作者朱利安·汉弗莱斯(Julian Humphrys)写道,在茫茫大西洋上,没落的法国皇帝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间,这是一场与以往不同的战斗。

圣赫勒拿岛距英格兰4500英里,距西非1200英里,它是“距离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非常遥远”的岛屿。所以,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从法国皇帝宝座上退位并投降后,英国政府发现,圣赫勒拿岛似乎是流放拿破仑的理想之地。

这是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814年4月6日,他第一次退位。当时,反法同盟攻陷了巴黎,惠灵顿公爵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入法国南部,拿破仑的元帅们不想再战斗了。

获胜的联军对战败皇帝的处置相对来说比较宽容。他们把他送去了托斯卡纳外海6英里处,位于地中海的厄尔巴岛,甚至允许他带走一支主要从他的帝国卫队里抽调出来的小规模军队。拿破仑一如既往地精力充沛,忙着改善岛上的基础设施,不过他始终密切关注着欧洲大陆的形势。当意识到复辟的波旁王朝越来越不受欢迎后,他决定赌上一把。

1815年3月1日,他带着一支小分队离开了厄尔巴岛,在法国昂蒂布附近登陆。他向北行进途中,派来拦截他的军队陆续归顺到他的麾下,拿破仑于3月20日回到巴黎的杜伊勒里宫,路易十八匆忙逃离了。

欧洲国家再次开始动员起来,但拿破仑先发制人。在现在的比利时境内,他向惠灵顿指挥的联军和布吕歇尔指挥的普鲁士军队发起了进攻。起初,拿破仑一路高歌猛进,但6月18日,他在滑铁卢惨败。四天后,他第二次退位。

拿破仑原本计划逃到美国。他前往法国西海岸的罗什福尔,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艘护卫舰,助他渡过大西洋。但是这条路线有一个重大障碍,英国海军的“贝勒罗丰”号封锁了港口,这艘船有74门大炮,而且在英法战争中久经历练。

▲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后,路易十八派军队去追捕他。然而,事实非常讽刺,派去的军队反而归顺于他。

眼下,拿破仑面临生命危险。毫无疑问,如果他落入法国君主或普鲁士人手中,那他一定会被处决。他和他的顾问意识到,向英国投降是他唯一的选择。拿破仑在给未来的乔治四世(当时是摄政王)的信中称,英国是他的敌人中“最强大、最恒久,也最慷慨”的国家。

7月15日(星期六)上午,拿破仑登上“贝勒罗丰”号,向舰长弗雷德里克·梅特兰投降。当这艘舰船启程前往英格兰时,英国政府已经确定了如何处置他们的高级囚犯。拿破仑显然希望能在英国找到一个住处,以度过他的余生。他声称那是梅特兰答应他的,但舰长本人坚决予以否认。

▲拿破仑的将军们惊愕地看着他准备向英国投降,并希望在那里寻得政治庇护。

英国政府不可能允许这样一个危险人物生活在他们中间。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遥远的地方。最终,他们选择了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首相利物浦勋爵写道,那是“世界上最适合监禁那一类人的地方”,并补充说“船只能在一个地方……停泊,而我们有能力让所有中立国的船都不能靠近”。他自信地认为:“在这样一个地方,这么远的距离,不可能再有什么阴谋活动了。而且,由于与欧洲相距甚远,(拿破仑)会很快被人们所遗忘。”关于最后这一点,他大错特错。

7月24日,“贝勒罗丰”号在英国德文郡的托贝停泊。拿破仑在舰上的消息走漏了,很快,这艘老旧的军舰被数百艘小船包围起来,所有的船上都挤满了人,所有人都拼命往前挤,想看一眼那退位的皇帝。

两天后,“贝勒罗丰”号到达普利茅斯,也出现了类似的场面。在这里,拿破仑知道了他最终的去处,他很愤怒。 8月7日,拿破仑和26名同伴登上了“诺森伯兰”号舰船,他们开始向南航行。更多的人想和他一起去,但英国人担心这样会让拿破仑在岛上建立一个殖民地,于是限制了随从人数。

拿破仑显然希望能在英国找到一个住处,以度过余生。他坚称那是英国人对他许下的承诺。

10月14日,他们才看到圣赫勒拿岛的黑色火山岩悬崖。可以想见,拿破仑并不喜欢这个地方,他说如果当年留在埃及,他眼下的境遇可能更好些。三天后,他和随行人员下船前往岛上主要的居民区詹姆斯敦。此时,他的住所长木庄园还未准备好,于是在诺森伯兰郡的木匠忙于修理住所时,拿破仑在“布拉尔斯”度过了七个星期。那是詹姆斯敦附近的一处平房,是东印度公司一名官员威廉·巴尔科姆的住所。他住在那里的时候,与巴尔科姆14岁的女儿贝齐建立了亲密的友情。

▲与厄尔巴岛相比,圣赫勒拿岛是完全不同的。之前,他逃离了厄尔巴岛,但在圣赫勒拿岛,一直有人看守拿破仑。

1815年12月10日,他终于搬进了长木庄园。尽管他曾多次提出强烈抗议,但他余生依然要住在这里。长木庄园是一座高大但散乱的单层建筑,位于高地上的熔岩荒野之中,周围是不知名的死木平原上的矮树丛。

虽然不能与欧洲的宫殿相比,但按圣赫勒拿岛的标准来衡量,长木庄园还是很宽敞的。它可以容纳拿破仑所有的随行人员,还有台球室、沙龙室、图书馆和餐厅。但另一方面,它的地理位置使得拿破仑无法像较低处的詹姆斯敦居民那样,享受宜人的气候。那是一个劲风直吹的地方,经常被云雾笼罩,而且非常潮湿。

▲ “贝勒罗丰”号抵达英国,这位前法国皇帝的到来引起了一阵轰动。

虽然生活条件不怎么好,但拿破仑还是看到了一丝逃离小岛的机会。他声称,恶劣的气候环境损害了他的健康。这项申辩得到了他的医生巴里·奥米拉的支持,巴里·奥米拉仍然沉醉于拿破仑的魅力,一直到拿破仑去世,他都是前皇帝的忠实信徒。同时,拿破仑的拥护者发出的信件和传单也横扫了整个欧洲。他们抱怨不健康的环境、不必要的限制、人身侮辱和供给不良,并将一切责任直接推到1816年4月到达圣赫勒拿的新长官哈德森·洛爵士的身上。

哈德森与拿破仑的第一次会面很糟糕。尽管他们两人的住所仅相距3英里,但在哈德森到达圣赫勒拿岛的前4个月里,他们只见过6次面,然后就再也不见彼此了。据说,哈德森是一个呆板的人,严格遵守纪律。但在那些火花四溅的会面中,即使拿破仑指责他像一个职员而不是战士,他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拿破仑的指责不仅是一种挑衅,而且背离了事实。哈德森·洛参与过环地中海地区的军事行动,大部分时间里,他带领的是一支由反法的科西嘉人组成的军队。在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中,他担任英国的高级指挥官,并且在1814年,是他第一个将拿破仑退位的消息带回英国。约翰·摩尔将军对他表示了高度赞赏,曾说:“只要洛在前方哨所,我晚上就能睡个好觉。”惠灵顿对他的印象却不怎么好,称他是“一个该死的老傻瓜”。

作为一名战士,哈德森·洛似乎勤奋可靠有余,但机智灵活不足,而这正是看守拿破仑这项工作所需要的。除了他这样的人,还有其他高级军官愿意做这件事吗?正如巴瑟斯特勋爵在给惠灵顿公爵的信中所写的那样,他不相信他们“能在军队中找到一个比他更适合的人,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环境——如此封闭,负有如此重大的责任,几乎完全排斥在社会活动之外”。

四位门生

流放生活中,最接近拿破仑的四位门生

亨利·加蒂安·伯特兰

他是一位才能卓越的将军,也是拿破仑的忠实随从。他的妻子听说自己要和丈夫一起陪同退位的皇帝前往圣赫勒拿岛时,她歇斯底里地发作了,试图从船上跳进海里。他一直陪在拿破仑身边,直到他去世。他也是1840年被派去寻回拿破仑遗体的探险队成员之一。

查尔斯·特里斯坦·蒙特霍隆

他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外交官。据说他的妻子阿尔宾是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的情人。她在1818年离开了圣赫勒拿岛,但蒙特霍隆还留在岛上陪着拿破仑,直到拿破仑去世。

伊曼纽尔·拉斯凯斯伯爵

他曾是保皇党人,后来成了拿破仑的管家。他在谈话时记下了大量的笔记,后来整理成《圣赫勒拿岛回忆录》一书。1816年11月,他因私传信件被驱逐出圣赫勒拿岛。

加斯帕德·古尔高德

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人,1814年曾在法国的布赖恩救过拿破仑的命。他坚持要在圣赫勒拿岛陪伴拿破仑,但脾气暴躁,跟其他人的关系不太好。1818年,他获准离岛。

▲英国的敌人中,拿破仑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后来,这个小岛还接受过布尔战争的俘虏,比如指挥官皮耶特·克罗涅。

▲对拿破仑来说,长木庄园并不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他说那儿既潮湿又寒冷。

圣赫勒拿发生了谋杀?

拿破仑去世后,有传言说他是被毒死的

拿破仑是在1821年被谋杀的吗?参与尸检的医生当然不那么认为。他们认为,拿破仑死于胃癌。

然而自1818年以来,一直有传言说,拿破仑身处阴谋诡计之中。担任过拿破仑医生的皇家海军外科医生巴里·奥米拉曾隐晦地说过,哈德森·洛爵士曾让他结束拿破仑的生命。英国当局对奥米拉医生的说法不以为然,最后还撤销了他的职务。但拿破仑可能是被谋杀的这种说法,一直存在。

事情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分晓。人们化验了拿破仑的一束头发,发现他体内砷的含量很高,一些人据此认为,英国政府对拿破仑下了毒。还有一些人虽然赞同拿破仑死于砷中毒,但认为这很可能出于偶然。对长木庄园的墙纸进行分析后发现,墙纸使用了含砷的染料,那种染料霉变后会产生有毒的烟雾。后来,研究人员检测了一些拿破仑同时代人的头发,发现按照现代标准,这些样品中砷含量都高得异常,因为当时砷被广泛用于油漆、挂毯、药品,甚至用于保存食品。

对拿破仑死于砷中毒这种说法的最后一击发生在2008年。那年,一组意大利科学家分析了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拿破仑的头发样品,这些样品是在拿破仑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取下来的(包括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发现,所有头发样品中,砷的含量都是一样的。几乎可以肯定,医生们一直都是正确的。

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的生活受到一大堆规则的约束,所有这些规则都是由哈德森·洛监管执行的。他不能看报纸,晚上有宵禁,一整天都被监视着,并且有大批卫兵看守他。长木庄园周围,白天有125名士兵,晚上有72名。他实际上是被软禁在这里。

很多人认为是哈德森·洛搞出了那么多的规则。实际上,哈德森·洛只是在执行伦敦发给他的具体指示。拿破仑曾经从流放之地逃离,因此英国人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哈德森·洛只是去执行这项任务,他是按照来信指示做的。

在圣赫勒拿的头几年,拿破仑经常散步、骑马,并且花了大量时间回忆过去,还让随从把他口述的回忆录记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个月变成了几年,孤独和无聊逐渐让人意气消沉,拿破仑的心情越来越低落,整个人毫无生气。他每天花大量时间独自一人躺在床上。1820年,他患了重病,腹痛、恶心、发烧,还患有便秘和腹泻,他的牙龈、嘴唇和指甲都没有血色。有一阵子,他以为自己被人下了毒,但后来发现,他应该是得了癌症,他父亲也死于这种病。即使这样,他仍然有时间对英国人,特别是对哈德森·洛,进行最后一次责难。

随着时间的流逝,孤独和无聊逐渐让人意气消沉,拿破仑的心情越来越低落,整个人毫无生气。

1821年4月,他口述了遗愿和遗嘱,说:“我死得太早了。我是被英国的寡头统治者和他们雇用的凶手杀害的。”尽管一些阴谋论家从字面上来解释这句话,但拿破仑真实的意思可能是说,英国人不允许他从居住条件差的长木庄园搬出来,这加速了他的死亡。 5月4日,他陷入昏迷。第二天,在随从的陪伴下,他去世了。

拿破仑在遗嘱中要求将他的遗体葬在“塞纳河畔,在我深爱的法国人民的怀抱之中”。但当时,复辟的波旁王朝或英国当局是不会同意他们的宿敌在巴黎建立一个圣地的。最终,拿破仑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

下葬时,拿破仑穿着他生前最喜欢的猎骑兵上校制服。他的棺材上盖着天鹅绒,当12名英国掷弹兵抬着棺材走向宁静的天竺葵山谷时,全世界都在关注着。

现在,还有一场仗要打,那就是他的姓名。法国人只想在墓碑上刻他的名字“拿破仑”,而不愿承认法兰西帝国合法地位的英国人坚持用他的全名“拿破仑·波拿巴”,双方都不愿让步。在1840年他的遗体移回法国之前,这个欧洲最著名的人,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坟墓中躺了近20年。

▲拿破仑讨厌长木庄园。1821年,他在长木庄园的这张床上去世。

朱利安·汉弗莱斯(Julian Humphrys),美国国家陆军博物馆工作人员,兼战地基金会的储备官员。

拿破仑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尽管交战双方都是欧洲人,但它们是两个世界性的大帝国,因此拿破仑战争并不局限于欧洲,而是发生在世界各地。本文作者迈克尔·拉普波特(Michael Rapport)为我们揭示了战争对整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拿破仑战争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尽管它是一场发生在18世纪的帝国战争,但从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也受到了它的影响。可以说,拿破仑战争是早期现代帝国的典型冲突。参战双方都是欧洲大国,海上大帝国的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国家让战火烧遍了全球。当然,近代以来欧洲范围内的战争,无论是发生在欧洲本土还是发生在海外,都得到了历史学家的充分关注。关于拿破仑战争,早就有人从全球角度来探讨它的经过和重要影响。

拿破仑在1798年入侵埃及,是与中东和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和文化息息相关的。当法国和英国在印度的竞争激化以后,印度各方势力都有自身的优劣,也有自己的目标,这就使得冲突进一步加剧。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始于1810年,是由拿破仑战争引发的,但独立战争的后续进展主要取决于当地情况。 1812年,在北美发生的战争可能让美国和加拿大获益,但还涉及美洲原住民,他们的动机与欧洲人的动机是大不相同的。

换句话说,欧洲战争之所以影响全球,是因为它与世界各地的长期竞争和冲突交织在了一起,这一点我们会在下文详细讨论。

拿破仑时代的大国政治扩展到了埃及和其他地区

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三世的秘书艾哈迈德·埃芬迪曾在1792年1月写道:“愿神让法国的动乱像梅毒一样传播到帝国的敌人那里去……”他的祈祷似乎得到了回应,法国革命战争席卷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土耳其却可以置身其外,享受和平。

情况在1798年7月发生了变化。拿破仑率领的一支法国军队侵入了埃及(当时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在金字塔战役中,法军击败了著名的马穆鲁克骑兵并占领了开罗。这次战役使土耳其卷入了反对法国革命的战争。此后,在欧洲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中,中东就没有缺席过,总是被卷入其中。

8月,纳尔逊的舰队在埃及海岸的阿布基尔湾击败了法国舰队,法军与欧洲的联系被切断了。 1799年2月,拿破仑试图重新打通与欧洲的交通线,于是他入侵了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以阻止土耳其的反击。在英国陆军和海军的支持下,土耳其人在阿卡经过浴血奋战,挡住了拿破仑。法国军队十分疲惫,而且饱受瘟疫的折磨,最后只得撤回埃及。拿破仑在那年8月悄无声息地溜回了法国,并在11月的政变中夺取了政权,被他抛下的法国军队仍在坚持战斗。1801年6月,土耳其和英国联合远征军(其中部分是协助的印度军队)重新占领了开罗。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埃及当时属于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在位的苏丹是塞利姆三世。英国人对此极为震惊,因为这直接威胁到英国人去自己在印度的殖民地的路线。

法国入侵埃及,让英国人大吃一惊,因为这直接威胁到英国对印度殖民地的控制。此后,拿破仑战争席卷的国家越来越多,法国、英国、俄国和奥地利都在争取各自的战略利益,奥斯曼帝国也被卷入了战争。 1806年,塞利姆三世屈服于法国的压力,为法国海军向黑海进军提供支持,英军则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埃及对土耳其人发动了进攻,但都失败了。

▲在法国的压力下,苏丹塞利姆三世被迫支持法国海军进入黑海。

此时,俄国人正在土耳其人的地盘上扩张,进入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直到拿破仑入侵俄国前夕,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才停止。1812年5月,两个国家签订和平协议。土耳其的邻国波斯帝国,是俄国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外交战场,因为这三个欧洲大国都在那里争夺自己的利益。俄国人要向南扩展自己的帝国,法国人要震慑另外两个国家,英国人则要确保印度的安全。

中东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文化方面。拿破仑入侵埃及时,带来了一批学者,这些学者为现代埃及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学者们发现了能够解密象形文字的罗塞塔石碑,这些资料后来编成了著名的《埃及方志》,它们记录了埃及过去和现在的各个方面。

欧洲帝国将埃及过去的辉煌与当下的没落做对比,让埃及看起来与西方世界格格不入,埃及在倒退。于是这就成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理由。

在帝国的战争中,欧洲人在亚洲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随着欧洲交战国之间战事的扩大,拿破仑战争蔓延到了亚洲。

最重要的战场是印度。在那里,法英之间的长期斗争与莫卧儿帝国的危机交织在一起。17世纪末以来,莫卧儿帝国逐步瓦解,各王国之间的对抗颇为激烈。其中,尊奉印度教的马拉塔帝国、海得拉巴王国和迈索尔王国是势力最为强大的。

在印度,法英之间的长期斗争与莫卧儿帝国的危机交织在一起。

英国东印度公司掌握了大片土地,包括孟加拉(总督设在加尔各答)、孟买和金奈,它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税收权,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法国人虽然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遭受重创,但仍拥有五个主要的通商口岸,其中最重要的是朋迪榭里。这是他们在印度的立足点。

▲英国和印度军队冲进塞林伽巴丹堡垒时的情景。在那场战斗中,法国的盟友迈索尔的蒂普苏丹被杀死。

两个欧洲大国都严重依赖其印度盟友,他们与印度签订了附属条约,扶持代理人,以保证自己在印度的利益。在南亚,英国的军事和政治势力逐渐扩大,而拿破仑战争为英国提供了全面征服印度的机会。

法国在1798年入侵埃及,似乎对印度构成了直接威胁,因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南部迈索尔王国国王蒂普已经与法国结盟。 1799年5月,英军和印度军队冲进塞林伽巴丹的城堡,杀死有“迈索尔虎”之称的蒂普,吞并了迈索尔王国。

英国和印度军队出兵的借口是那里有一小队法国士兵,而真正的原因是迈索尔王国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武装力量。在1803—1805年的盎格鲁-马拉塔战争中,后来的惠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赢得了阿瑟耶之战(1803年),这是滑铁卢战役之前他参加的最血腥的战斗。1804年7月,英国对马拉塔王子霍尔卡发动进攻,结果惨败;1805年2月对强大的巴拉特普尔堡垒的围攻也被击退了。失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被迫与马拉塔人达成和约,后者直到1818年战败后才臣服于英国。

但是,英国人确实保证了英国和亚洲之间运输路线的畅通。 1806年1月,他们从法国的盟友荷兰人手中夺取了非洲好望角殖民地的控制权。1810年,他们先占领了波旁岛(今留尼汪岛),然后占领了毛里求斯,部分原因是驱逐袭击印度洋上英国船只的法国武装民船。 1811年,英国人还占领了荷兰人控制的利润丰厚的印度尼西亚香料岛,其中包括爪哇岛。

不管怎么说,亚洲抵抗欧洲侵略的决心和能力仍然是很强大的。 1793年,中国乾隆皇帝拒绝了想要在中国寻求贸易特权的英国使团。 1805年,日本幕府驳回了尼古拉·雷扎诺夫的提议,他试图让日本开放对沙皇俄国的贸易。在欧洲帝国有能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亚洲各国之前,工业革命和军事装备的进步,已经拉大了欧洲和亚洲的差距。

欧洲大国的冲突引发了美国的战争

1805年12月3日,威廉·克拉克在美洲太平洋海岸边的一棵树上刻下了他的名字和“1804—1805年,经美国陆路来到这里”的字样。克拉克与梅里韦瑟·刘易斯共同率领一支受命于美国总统杰斐逊的探险队,他们在1804年5月出发,任务是探索美国在1803年从法国手中收购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地区。

法国因与西班牙结盟而获得了这一片巨大的、漏斗形的土地(从密西西比三角洲向北延伸到加拿大,中间最宽阔的地方直至蒙大拿州的西部边界)。拿破仑最初的计划是开发那个地区,以便为法国在加勒比海的奴隶种植园提供食物和原材料。

然而,1791年,法国在加勒比海的瑰宝圣多明各爆发了黑人奴隶起义。起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反抗压迫、黑人的宗教信仰,以及法国大革命对杜桑·卢韦杜尔等黑人运动领导人的影响等。法国在1794年废除了奴隶制,拿破仑又在1802年恢复了奴隶制,圣多明各的起义军将法国的殖民地改名为海地,还打败了一支来镇压起义的法国军队。

1803年,很明显,法国最富有的殖民地即将不保,路易斯安那地区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而且拿破仑正在谋划入侵英国,也急需资金。当时,美国代表正在巴黎谈判,其目的是获得新奥尔良口岸自由通商的权利。美国代表看准时机,以每英亩3美分的超低价格买下了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对于这个价格,他们自己都很惊讶。这项交易在1803年7月公布。

美国这项向西扩展的活动进展得也不顺利。北方的“自由州”担心奴隶制会扩散到新的领土上。美国购买路易斯安那还激化了与英国在加拿大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最终在1812年爆发了战争。战争的直接起因是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摩擦,以及英国迫使美国水手加入皇家海军。

1812年秋天,美国开始进攻加拿大,但是以失败告终。英国在海军方面占优势,于是他们封锁了美国的港口,还进行沿海突袭。英军甚至攻入美国首都华盛顿,并在1814年8月烧毁了政府大楼,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就是白宫。

双方决定在比利时的根特进行谈判,终于在1814年圣诞节前夕签署了和平条约。但和平的消息传到美国为时已晚,已经无法停止那场1815年1月8日发生在新奥尔良的战斗。当时,安德鲁·杰克逊指挥的美国军队打退了英国人的进攻。

▲委内瑞拉的军事领导人西蒙·玻利瓦尔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

1812年的这场战争,后果之一是厘清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地位,但对美国的印第安原住民来说,这是一场灾难。肖尼部落的酋长特库姆塞在1808年成立了一个部落联合会,以捍卫美洲原住民的独立自主。他在1812年8月曾帮助英国军队占领底特律。但1813年9月美国人在伊利湖上扫清了皇家海军以后,特库姆塞想保护部落土地就变得极为困难了。他在1813年10月阵亡,美国原住民同盟也就此瓦解,美国人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土地。

▲ 1814年签订的《根特条约》结束了英美之间的战争。美国在1803年从法国手中买下了路易斯安那,让美洲的局势变得紧张,最终在1812年爆发了英美战争。

欧洲的战争引发了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帝国的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拿破仑战争引发的最大后果是掀起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都属于西班牙帝国,不过巴西在葡萄牙人的统治之下。

欧洲战争对拉美独立运动有推动作用,但并不是直接原因。为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长期以来,西班牙国王一直实行严酷的统治,这激起了克里奥尔的精英阶层强烈的反抗,而且殖民地的商人也对西班牙的贸易垄断感到不满。在这种情况下,1780—1783年,在今日的秘鲁爆发了由图帕克·阿马鲁(至1781年)领导的起义。起义的目标是反对西班牙的改革和税收,而对土著和混血人种叛乱的镇压也动摇了西班牙的统治。

▲ 1812年,西班牙公布了自由宪法,此时恰逢拉美独立运动兴起。

1808年,拿破仑逮捕了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和王室成员,并试图占领西班牙,这引发了战争。为反抗法国的统治,1812年,西班牙人在加的斯召开了一次议会会议,在那次会议上通过了自由宪法,宣布西班牙统治范围内的所有自由人都将成为西班牙公民。在西班牙的殖民地中,这将包括克里奥尔人、混血人种和土著,但不包括女性和奴隶。此时,试图建立一个自由的帝制君主国家为时已晚,它也未能阻止独立运动。

在拉丁美洲,克里奥尔人精英挤走了王室成员,跟发生在西班牙的情况类似,他们也成立了委员会或军政府,最初的目的是保卫殖民地免受法国侵害。然而,尽管拉丁美洲殖民地派了代表去西班牙议会,并帮助他们制定西班牙的宪法,但这些省级的委员会经常与西班牙的中央军政府发生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步完善了关于国家独立的主张。

1810年,第一批宣布独立的国家出现了。1814年半岛战争结束时,他们要求独立的态度更强硬了。费尔南多七世再次登上西班牙王位后,废除了1812年的自由宪法,恢复了君主专制,这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拉美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宣告独立,而且它们最终通过激烈的战争取得独立地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委内瑞拉的西蒙·玻利瓦尔,1819年他在博亚卡战役中获胜,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它涵盖了南美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和中美洲的部分地区。

到1825年,从智利到墨西哥,西班牙的许多美洲殖民地都成了独立的共和国,这些国家很快就废除了奴隶制,并且结束了基于种族的殖民地种姓制度。葡萄牙统治下的巴西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这里面也有拿破仑战争的影响。1807年,法国人入侵葡萄牙时,英国将葡萄牙王室撤到了巴西,里约热内卢成为国王胡安六世统治下的葡萄牙帝国的首都。战争结束后,胡安留在了巴西,他的儿子佩德罗成为葡萄牙的摄政王。1815年,两国宣布以平等的地位缔结同盟。

到1825年,西班牙的许多美洲殖民地都成了独立的共和国。那些共和国很快就废除了奴隶制,并且结束了基于种族的殖民地种姓制度。

1820年,葡萄牙爆发自由革命,要求胡安返回里斯本,佩德罗则被送回巴西。1821年,里斯本试图重建葡萄牙对巴西的殖民特权,随后巴西爆发了起义。1822年,佩德罗宣布独立;1825年,葡萄牙承认了这个政权。

迈克尔·拉普波特(Michael Rapport),格拉斯哥大学欧洲近代史的主导讲师,著有《拿破仑战争概要》(The Napoleonic War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